结构检测

上海市某桥梁结构检测

  1工程概况

  该桥位于上海市,为一座南北走向单跨简支梁桥,正交。桥梁总长17.0m,跨径组合为1×16.0m,桥面总宽17.6m,横向布置为:0.25m(栏杆)+1.45m(绿化带)+2.1m(人行道)+4.0m(机动车道)+2.0m(分隔带)+4.0m(机动车道)+2.1m(人行道)+1.45m(绿化带)+0.25m(栏杆)=17.6m。

  该桥上部结构由17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组成,梁宽0.99m,高0.82m,全桥梁端下设板式橡胶支座。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一字桥台。

  2桥梁检测方法

  2.1桥梁外观检查

  桥梁外观检查是对结构及其附属设施的各构件或部位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记录所有表观病害及缺损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等详细资料,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2.2桥梁专项检测

  根据检查内容,须进行专项检查的项目可归纳为:结构几何形态、混凝土强度与碳化状况、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情况检查。

  2.2.1结构几何形态检查方法

  (1)桥梁长度、宽度测量

  采用钢卷尺测量桥梁总长、行车道宽度。

  (2)桥梁上下部结构测量

  采用钢卷尺、红外线测距仪对桥梁上下部结构的尺寸进行测量。

  2.2.2混凝土强度检测

  (1)检测方法

  采用回弹法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主要检测仪器为回弹仪。

  (2)测区及测点布置

  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要求混凝土检测面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测区布置要求满足相应检测规范要求,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桥梁检测 (1)

  2.2.3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1)检测方法

  使用酸碱指示剂喷在混凝土的新鲜破损面,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量测值准确至0.5毫米。

  (2)检测范围

  检测范围为主要承重构件或承重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位,或根据一般检查结果有迹象表明钢筋可能存在锈蚀的部位。

  (3)测区及测点布置

  要求测区数不应小于3个,测区应均匀布置。每一测区应布置三个测点,三个测点应呈“品”字排列。

  2.2.4钢筋保护层厚度

  除了原材料质量因素以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偏差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关系到构筑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保护层太薄钢筋容易过早生锈,从而破坏构件整体性能。如果保护层过厚,则构件表面容易出现较大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自重也相应增加,构件的有效截面减小,承载力也随之下降。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采用混凝土钢筋检测仪测量主要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2.5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根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2017)相关条文规定,采用分层加权法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桥梁总体技术状况等级。

  2.2.6结构承载能力评定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21-2011)1.0.4条规定:“在用桥梁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极限状态进行承载能力检测评定。”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21-2011)7.1.6条规定:“当桥梁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检算系数评定标度D≥3时,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评定计算。”即对在用桥梁,当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检算系数评定标度为1或2时,结构或构件的总体技术状况较好,可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评定计算。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21-2011)7.1.3条规定:“配筋混凝土桥梁在计算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抗力效应时,应根据桥梁试验检测结果,采用引入承载能力检算系数Z1或Z2、承载能力恶化系数、截面折减系数和的方法进行修正计算。”

  计算荷载效应时,应考虑活载影响修正系数。

  桥梁验算采用专用有限元计算软件,结合上部结构病害情况、跨径布置、结构形式及梁体尺寸进行承载力检算。根据现场测量及特殊检查结果,结合桥梁实际结构及配筋情况,桥梁上部结构承载能力检算过程如下:

  (1)确定基本参数

  结构尺寸参数、相关材料参数。

  (2)检算系数

  结合外观检测情况,依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次检算的承载能力检算系数Z1、截面折减系数、承载能力恶化系数、钢筋截面折减系数和活载影响修正系数。

  (3)确定荷载取值

  包括恒载、活载、收缩徐变、温度荷载等。

  (4)承载能力检算